十七年蟬

  • 演出地點

    臺北試演場

  • 演出時間

    2017/12/22 (五)20:00

節目介紹

透過身體、視覺與聽覺的感官集結,如何能夠在不同的地域空間中,捕捉、萃取時間之於我們的關係與變化?

以《十七年蟬》為靈感基底,計畫以舞蹈、聲音、視覺現場創作,三種不同型式的元素代表「生命」、「時間」、「空間」,探究以蟬的宿命對照人的生命,這一切皆生命的遺憾,還是生命本是如此?

蟬選擇質數的生命週期在地底下生活5年、7年、13年,最長的則要17年。生命存在雖短而艱辛,在泥土下寂寞無聲,不見天日卻清楚知道哪天要破土而出,經歷了4次的蛻皮,飛上枝頭完成任務,然後歸天。

蟬以歌聲向生命致敬,大聲的揭示生活在日光下的人,冀求在短暫的生命能延續,人可是能想像?而在巨大的蟬聲下,感受到的竟是強烈對比的孤寂感。

合作視覺藝術家/畫家 Apichaya Wanthiang

一位生活在極地的熱帶女藝術家,她的作品帶有個人的生命經歷、來自血液裡專屬熱帶地區的溫暖色調,皆以幽微而細緻的方式交疊在她身在北國的創作中。名樺與Apichaya Wanthiang(Piya)在挪威相識,兩人對於文化衝擊和身處環境與藝術創作的影響都感到相當好奇。2013年名樺受邀參與Piya在KNIPSU藝廊(挪威卑爾根)策的展覽《I Love Your Manner Full of Deceit》,創作作品為舞蹈 → 影像 → 裝置 → 展覽的合作。

Piya於1987年出生於泰國。2009年畢業於比利時的聖馬丁—盧卡斯布魯塞爾。主修藝術與設計學院,2012年於挪威卑爾根獲得美術碩士學位。擅長戶外寫生、視頻、身臨其境的裝置、策展與公共開放藝術。她的展覽作品曾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馬丁.Blerk Galery(2009年)、霍達蘭Kunstsenter(2012)、 Kunsthall(2012)、挪威卑爾根USF-visningrommet(2014年)與眾多地方舉行。Piya是策展人和藝術教育者。她曾在BEK卑爾根中心電子藝術和卑爾根藝術的學院客座教師教受設計和特隆赫姆美術學院兼職教師。2023年她在孟克美術館舉行個展《SOLO OSLO》。目前在挪威奧斯陸生活與工作。

媒體推薦

「即使舞作試圖再次連結生物之蟬與哲學之蟬,也的確表現出激烈迸發後的昇華與超脫,當初那種緩慢、將時間感延伸至無垠的禪思(且令我聯想到蔡明亮2014年作品《玄奘》如何以「慢」煉淨內心雜慮),似乎徒存餘韻。」

——ARTalks,白斐嵐   蟬聲與禪身──《十七年蟬》

 

「葉名樺的舞作異秀之處在於試圖穿越訓練有素的舞蹈平面,一個偏向90年代歐洲「作者舞蹈」的概念,Philippe Noisette所說的「不跳舞的舞作」;舞者在此不再是替編舞家而跳的演員,而是自己就是編舞者,一個主體化的過程,涉及的多是自我認同或生命體悟等相關議題,一種自傳體例的舞碼。」

 
——ARTalks,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陳泰松   【總監筆記簿】頁十三:為誰而舞,為何而跳-關於葉名樺《十七年蟬》的不完全評論

演職人員名單

編舞、概念  葉名樺
演出者 吳和儒、方妤婷、盧美云、林廷緒
視覺設計 Apichaya Wanthiang
聲音設計 顏晟文
燈光設計 趙卓琳
製作人 黃雯
排練助理 吳和儒
執行製作 徐曉婕
視覺攝影 李欣哲
影像製作 趙卓琳

主辦單位     
Back